2003年ADSL用戶數量的“雪崩式”增長引發(fā)了寬帶接入市場的急劇升溫。不甘電信和網通兩大寬帶應用平臺獨得一片喝彩,聯通在9月24日宣布與國內最大的寬帶駐地網運營商長城寬帶開始寬帶戰(zhàn)略合作。此舉無疑可以使作為后來者的聯通一舉得到長寬超過200萬的現成用戶。按聯通方面的樂觀估計:聯通目前有200多萬終端用戶,長寬目前有200多萬開通用戶。雙方互通有無聯手開拓市場,“可以和網通、電信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使中國寬帶行業(yè)的競爭格局趨于均衡!
寬帶市場已經開始了第二輪競爭—電信運營商大佬們的角力。據信息產業(yè)部統計,2003年第二季度中國寬帶用戶數突破700萬戶,比第一季度增長54.3%;比2002年同期增幅更是達到185.2%。業(yè)界普遍預測到2003年底,中國寬帶用戶將突破1000萬戶。在這一輪的大發(fā)展中,中國電信和中國網通提供的ADSL接入方式是主導。在北京,今年非典期間已經出現居民排隊等待一個月才能裝上ADSL的情況。北京市通信公司透露在9月某一周的時間內,北京市區(qū)和十個郊區(qū)就新增ADSL用戶近萬戶,“十一”期間更是因為申請用戶太多而在某些地區(qū)暫停開通。除了龐大的固定用戶基礎、改裝靈活等優(yōu)點,用戶普遍認為運營商的信譽更可靠,而且經過了輪番的價格調整到目前事實上的免一切初裝費用,ADSL的發(fā)展進入到一個高潮時期。而另一邊聯通一直在努力經營自己的互聯網業(yè)務,正如聯通的一個廣告語所說的,它一直在努力“提供第二個選擇”,在移動、固話、互聯網等多個領域與“領頭羊”競爭。而長寬、藍波等第一撥寬帶“圈地”大戰(zhàn)的主角們在運營商出手后,都面臨著嚴重的生存危機,考慮合縱連橫是必然之舉。
中國聯通互聯網與電子商務部總經理程火明表示:合作第一批推廣的有18個城市,覆蓋了東北、華東、華南和華中地區(qū)的各主要城市。中國聯通和長城寬帶網絡服務公司捆綁寬帶業(yè)務,聯通提供城域網、骨干網和出口資源,長寬提供用戶端的接入。更深層的合作是雙方聯合國內各內容提供商和設備制造商共同打造寬帶產業(yè)鏈。長城集團董事長王之說:“合作的重點在內容合作上!焙献魍瑫r聯通已經宣布推出網絡電話(以及接傳統電話的轉換盒)、可視電話等綜合性電信服務,還有視頻點播、游戲、網上教育等內容服務。除此之外,聯通與長寬雙方還將開放客戶資源,建立認證計費系統間的數據接口,方便地實現短信、手機、銀行卡、銀行代收等多渠道的付費方式。兩家公司的領導對簽下合作協議都顯得非常樂觀,原因正如中國聯通副總裁劉韻潔所說:“聯通與長寬在應用服務業(yè)務上有很強的互補性!
在寬帶市場,聯通是有網絡資源和興趣一搏的,但是以前苦無用戶資源。中國聯通互聯網Uninet于2000年7月正式開通165撥號上網服務,目前已覆蓋全國,并有對美國、歐洲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qū)的國際出口線路。聯通的優(yōu)勢在于“多業(yè)務統一網絡平臺”,該項目在9月18日被信息產業(yè)部科技司鑒定為“這是我國向下一代網絡過渡的一次創(chuàng)造性、大規(guī)模成功的實踐!眰鹘y電信公司是一個業(yè)務建一個網絡;聯通因為后發(fā)優(yōu)勢,采用建立一個統一的ATM+IP網絡平臺來提供多種業(yè)務,也就是說用戶通過一根線就可以使用包括語音、數據、互聯網、視頻會議、可視電話甚至移動數據等綜合業(yè)務。問題在于怎么把這“一條線”鋪到更多的用戶那里,在“最后一公里”方面聯通的差距很大。之前聯通一直在推廣“光纜到大樓”的計劃,即通過光纜直連到十萬個商業(yè)樓宇來發(fā)展企業(yè)用戶,現在已經完成了十分之一。但在個人及家庭用戶方面,聯通幾乎沒有參與第一次的寬帶圈地,也沒有固定電話用戶基礎可利用,用戶資源很少。現在加上長寬原有的200萬用戶,聯通無疑可以馬上榮升為競爭的第一量級選手。在市話業(yè)務上,聯通也被政策限定在天津、重慶和四川等幾個少數地區(qū)。通過其他方式的滲透,聯通將可在更多地方涉足更多的業(yè)務。劉韻潔說:“聯通已在十幾個城市通過軟交換計劃提供這種綜合服務!痹趯拵I(yè)務發(fā)展上,聯通已經制定了明確的發(fā)展戰(zhàn)略:“上游開發(fā)新增值業(yè)務、中游加強和合作伙伴的合作、下游做好‘聯通網苑’的網吧連鎖業(yè)務。”它將構成聯通寬帶未來發(fā)展的主要框架。和長寬的合作是中國聯通寬帶戰(zhàn)略中極其重要的一步!按伺e標志著中國聯通互聯網應用和寬帶服務產業(yè)鏈的正式形成!
相比之下寬帶駐地網運營商們現在的處境艱難,已經到了尋求合作或者改變經營方式的生死關頭。幾年前它們都是在政策的縫隙當中發(fā)展起來,但是如同第一波的窄帶接入市場發(fā)展一樣,運營商一旦直接做接入,中小ISP(互聯網接入服務商)就會紛紛死掉,F在在電信和網通的強大攻勢下,寬帶駐地網運營商缺乏骨干網資源是天生的弱勢,紛紛面臨資金鏈條斷裂的危險。長城寬帶不得不向增值內容服務商轉型,藍波寬帶更遭遇債主上門討債,更多公司處在消極維持的狀態(tài)。長寬的優(yōu)勢是較大數量的現成用戶資源,這也是它跟聯通合作的最大籌碼。另外長城寬帶總經理孫子強認為:和運營商比起來,長寬這樣的駐地網運營商們更靈活,可以隨時采用最新技術提供服務。來做“最后一公里”的事情是更加合適的。
孫子強形容:“改變是競爭發(fā)展的必然。行業(yè)已經到了巨變的前夕!币粋肯定的趨勢是寬帶用戶數量的急劇壯大,孫子強說:“很快中國將有25%的上網家庭使用寬帶。”由此帶來的接入和內容等增值服務需求正在造就一個不亞于3G概念所預測的巨大市場。雖然市場蛋糕很大,但是電信和網通的胃口也很大,并不希望留下多大的市場空間。它們的實力和地位使之推廣的業(yè)務也具有壓倒性的強勢意味。ADSL被稱為“過渡性技術”,甚至很多人說以這個速率還算不上真正的寬帶,發(fā)展到更先進的VDSL才比較理想?墒侵半娦艃H憑更加是過渡技術的ISDN就在北京發(fā)展了30萬用戶;現在推廣ADSL形勢愈發(fā)看好。橫路里殺入的聯通加上長寬是又一陣營。從技術上說,LAN方式的接入和聯通在IP方面的特長是較為純粹的寬帶互聯網;從用戶數量上來說,聯通現在和電信、網通也只是數量上的差別而不是數量級上的差別了。但在用戶數量如此高的增長情況下,格局瞬息萬變。聯通需要盡快和長寬捆成一體,調整過來將全部精力用在擴大業(yè)務量上。否則未來是否會“三足鼎立”還很難說。至于藍波、歌華等等其他一大批寬帶駐地網運營商已經經過了嚴酷的市場競爭洗禮和大浪淘沙,弱者已經被淘汰。但是現在它們面臨的是不在一個量級上的競爭對手,是否還會有聯通、長寬這樣類似的合作出現?其他的轉型或者改變模式其實都很有可能。
互聯網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