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鹿牌照
除了中移動,中國電信和聯通是否能夠獲得4G牌照同樣引人關注。
在移動通信領域,最珍貴也最核心的資源正是無線頻率。在歐美,運營商成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花大價錢從政府手中拍賣獲取足夠的頻率。
其原因在于,與固定網絡可以近乎無限地擴大帶寬不同,在固定的時間和空間內,每一段無線頻率可以傳輸的信息都是有限的,一家運營商擁有頻率多少,直接決定了它的網絡容納用戶的上限。而除去軍事、導航、廣播、衛(wèi)星、無線電等已經占用的頻率,可用于公眾通信的無線頻率資源往往非常稀缺。
工信部新規(guī)劃的190MHz,加上以前已經分配的100MHz(2300-2400),TD-LTE可使用的無線頻率已經達到290MHz。
“未來分配給一家運營商的頻段至少要120MHz,這意味著,中國能夠發(fā)放的TD-LTE牌照最多可以達到2個”,中金公司電信分析師陳昊飛告訴《中國投資》記者。
由此,業(yè)界開始猜測除中移動之外的兩家運營商,尤其是中國電信是否也會領到TD-LTE牌照。
自2010年來,由于無線數據業(yè)務的高速發(fā)展,各國移動通信網絡的傳輸壓力急劇增大,中移動原董事長王建宙就曾向外界表示,中移動等國際主流運營商的數據流量正以每年300%的高速增長,這逼迫運營商轉向4G以擴充網絡的承載能力。
因此,許多曾經表態(tài)“短時間內不上4G”的國際運營商都紛紛調頭,目前,全球已有101個國家和地區(qū)的338家運營商開始LTE商用網絡部署。根據預測,未來2-3年將成為全球4G網絡商用的一個黃金時期。
在此過程中,中國市場被設備廠商們寄予期望。這個全球最大規(guī)模的移動通信市場,可以容納3家4G運營商以及數億的用戶。
“因為頻率與覆蓋等原因,三大運營商4G基站數量至少會達到3G相近的規(guī)模”,一位設備廠商人士說,“以中移動為例,目前中移動已經有75萬個2G基站,24萬個3G基站,2萬個TD-LTE基站,預計到2014年底,其3G基站將超過40萬個; TD-LTE基站則將達到35萬個”。
按照設備廠商的預測,僅在2013年,中移動在TD-LTE的基站招標就將達到20萬個,按照每個基站8萬-10萬元的價格,招標金額就將超過150億元,加上核心網、電源、天線、傳輸、業(yè)務平臺等網絡設備,其網絡建設投資預計可達到600億以上。除此,還會逐漸加大手機、無線網卡等終端的采購規(guī)模,對中興、華為等同時供應終端的廠商來說,市場的規(guī)模還將更加龐大。
在陳昊飛看來:“如果發(fā)放4G牌照,聯通和中電信也必然要開建4G網絡,即使它們達不到中移動的規(guī)模,但整個市場的規(guī)模至少還要增加1倍”。